北京園博園位于豐臺區永定河西岸,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使這片城中綠洲成為旅游“打卡地”,成為城市新地標。園區內樹木繁茂、水系發達、三季有花、四季常綠、水鳥云集,已經成為永定河畔一顆生態明珠。讓人很難聯想到,十年前,這里還是一個巨大的砂石場垃圾坑,是一個飛沙走石的亂荒灘。
永定河自北京西北方向一路向南,由石景山流入豐臺,將豐臺分為河西、河東兩部分。豐臺河西地區永定河沿岸自然環境不好,交通閉塞,成了遠近聞名的砂石場垃圾坑。高峰時期,這里曾聚集了2000多名外來拾荒者,不僅生態環境惡劣,而且社會治安隱患很大?!昂门患藓游骼伞?,多年來,河西地區一直是困擾豐臺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和痛點。
2013年,借申報舉辦第九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的機會,豐臺區將園博園選址在這片砂石場垃圾坑上,希望通過舉辦園博會,“化腐朽為神奇”,徹底改變河西地區的落后面貌。
道阻且長,行則將至。北京園博園的建設者們,充分發揮聰明智慧,通過自然生態修復,硬是把砂石場垃圾坑、把一片亂荒灘打造成為城中綠洲,把生態重災區變成生態涵養區,辦成了一屆突出生態發展理念的園博盛會。經過數年的呵護,如今的北京園博園已成為城中天然氧吧,每年可釋放氧氣9 萬多噸,為首都百姓又增添了一個生態休閑旅游勝地。
北京園博會的成功舉辦,為豐臺河西地區發展建設根植了厚實的綠色家底。依托這綠色家底,豐臺區積極拓寬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轉化渠道,通過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,帶動園區周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騰飛,走上了生產發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,同時,堅持生態惠民、生態利民、生態為民,不斷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,讓老百姓共享生態紅利,切實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生態環境效應,綠色發展更加深入人心。
栽下梧桐樹,引來金鳳凰。園博會的聚合效應,提升了周邊土地的利用價值,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相繼落地建設,帶動刺激了商業、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,呈現百業興旺,從2014年開始,園區周邊地區GDP同比年均增長超過5%,最高達到10.1%。園區所在地北宮鎮農民人均所得由2014 年的16891 元增長至2020 年的27460元,增長62.6%。
生態高顏值,民生高福祉。通過一件件一樁樁惠民利民民心工程,百姓的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高。如,園區所在地北宮鎮建立3家養老機構,實現了老有所養;建立2個殘疾人溫馨家園,保障殘疾人康復;建立1 家村級幼兒園,實現幼有所育;為1209戶居民申請保障住房,實現了住有所居。
一座公園,富了一方百姓。北京園博園,這片城中綠洲,如今已變成了一個造福于民的巨大聚寶盆。行而不輟,未來可期。北京園博園不斷厚植的綠色家底,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的中心地區,為建設美麗豐臺,注入了勃勃生機。
編輯:李嘉慧
本作品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。 來源:中國環境APP